找到相关内容958篇,用时13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学佛为什么没有效果没有进步?

    求,佛家常讲“有求必应”,佛氏门中有求必应,你肯求就有感应,不求就没有感应。一念求一念感应,念念求念念感应,这个道理太清楚了,太明白了。   我们求为甚么不能感应呢?我们求不如不如法,所以就没有...   1我们唯一能够做的,以真诚心求感应,不仅仅是登台说法要求三宝加持,在平常生活当中,与人交谈,劝人学佛,也要求佛加持。求佛加持的心,求佛加持的愿绝没有中断的时候,然后你自己才真正能感受到...

    净空老法师

    |学佛|修行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4/16443837745.html
  • 藏传因明学著作出版概况

    成木仙巴嘉措著,该书是一部藏传因明逻辑学的专著。全书汇总多部量论要义,讲解和论述了藏传因明学的概况,阐述了初级辨中级辨和高级辨的方法等,是一部藏传因明学的入门知识读本,具有较强的科学性系统性和...2月第1版第4次印刷,累计印数达14525册)   3.《因明中论详解》(藏文上下册)贾曹杰著,该书针对藏传因明学的辨证思维和逻辑推理方法,将其中级辨的辨析方法以及理论核心进行全面的阐释。为因明...

    刘新田 交巴李加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2123638777.html
  • 佛法僧义广论

    。以法性而言:一切诸法本皆是佛,一切有情都有成佛的可能性,故一切众生皆是未来佛。学佛者能明教正观定慧,有相当功德表现,也可说是相似佛。平常所称“活佛”,大概由此而来。若严格...法宝。此证法教法亦可以分做“教果”的四种差别。“教法”的教典中,即包含理法;从起行乃可以“证”到诸法实相,所以&...

    太虚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35139562.html
  • 略论性寂与性觉理论内在的区别

    。印度佛学认为,真如是是无为法,是不生不灭的涅☆性。菩提是智慧是有为无漏法。,是清净功德所生,菩提是事,是万法依因,不是生因,无为法不能生成有为法,故名有为法。菩提是证得,涅槃是显得。菩提是能,...就是基于有为缘起存在论而建立的心性理论。中国佛学(天台贤首禅宗为代表的汉化佛学)的存在论是无为缘起论。所谓的性觉论就是基于无为缘起存在论而建立的心性理论。众所周知,缘起义是佛法的特质。然而什么是缘起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02941539.html
  • 太虚大师与中国佛教的现代发展

    确立了他在世界佛教界的领袖地位。回国后即致力于世界佛学苑的筹建工作,制定了以教果统摄佛学的世界佛学苑体系。他说:“整个世苑底目的,在综合世界的佛教,研究成世界的佛教,实现世界的新佛教。故有依教果四门的计划:一教:从佛陀所遗留下来的佛寺塔像及文字经典,向东西各国搜集,设立法物馆图书馆作为研究所根据的教。二:如南方的小乘教理,西藏的大乘教理,中国的综合教理,欧美以新方法研究...

    李书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11842276.html
  • 《般若与老庄》序

    依据;二是中道相即不二的相对主义的方法。在这当中,他们还经常灵活地运用老庄玄学的思想和方法,以增强自己开宗立论的说服力。在翻译佛经和讲经说法过程中经常使用的道无为自然等等,往往...蔡宏的博士论文《般若与老庄》即将出版,我为之高兴。 记得几个月前他最初告诉我这个消息时,我曾率直地提出在原有的基础上作进一步修改的建议。主要是:一加强历史性的考察和论述,无论是佛教般若学...

    杨曾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62343126.html
  • 略述华经之付译及其于中国佛教之影响

    亦云千生有幸矣!况此八十华严,虽曰文有未全,然教果实已完备。吾人苟能明其教也,则毗卢兴世之慈悲旨趣,无不明矣;苟能悟其也,则法界缘起之文殊妙理,都悟得矣;苟能修其行也,则普贤菩萨之万行因华,...迨龙树菩萨兴,始入龙宫诵出,此一一乘慧日方重朗于义天焉。  相传,文殊大士与阿难海众于铁围山间结集此大华严经时,对上下根,分为三部。上部有十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偈一四天下微尘数品;中部有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95146535.html
  • 浅谈“如作意”与“法次法向”

    浅谈“如作意”与“法次法向”  /林武瑞  关于向初果,阿含经常见的定型偈是:“亲近善知识闻思正法作意法次法向”,这是佛陀开示弟子们应遵循的修学步骤。我们只要也照著祂的方法,按部就班循序渐进,一定可以得法眼净,证初果二果三果,乃至四果。  “如作意”就是“如法”的“注意”。在六根还没触境之前,我们整个心意的焦点就要如“法”,简单地讲,就要注意整个世间的无常无我,因此,也...

    林武瑞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70850309.html
  • 宋代以后佛教各宗的融合

    禅法,在印度密教高僧来华以后,先后从善无畏金刚智学习密教,参与翻译密教经典《大日经》,撰《大日经疏》。在此疏中,利用他所熟悉的天台宗教义阐释密教教。华严宗是依据和发挥《华严经》建立宗派的。被奉为...的禅门五宗当中,曹洞宗法眼宗的禅都吸收了华严宗的思想,在对事圆融的论述上基本采取华严宗的说法。法眼宗的天台德韶(891—972)深受天台宗的影响,在其宣说禅法时经常运用天台宗的思想。  进入宋代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121354992.html
  • 天台宗(下)

    位,圆教更用“六即”(名字观行相似分真究竟)相贯通,作为区别,于是各教分位从所断烦恼(这又按照性质分成见思尘沙无明三类)的程度不同,见出它们的高下浅深,并可以一一得其对照。这样的分析...不过各家的见解不一,乃有各种的判教说法。到了天台立宗的时候,综计南北各家所说,凡有十种,通称“南三北七”。南方之说比较单纯,大都从顿不定三类分别来看。北方之说比较复杂,从主张佛说一音起到六宗止...

    吕澄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141655136.html